新浪首页
新浪江苏
新闻
视频
财经
城市
鲜城
旅游
读图
汽车
教育
健康
房产坐着雪龙号,在惊涛骇浪中连续奔袭30个日夜是什么感觉?10个春节,陪伴在身边的不是家人,而是企鹅、海豹,是怎样的滋味?在南极大陆,连续工作一年半,究竟是苦是甜?最近曾11次远征南极、第3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站长、"老南人"崔鹏惠与南极中山站科考团队的成员在常州与市民们面对面分享他们在南极的工作生活经历,紫牛新闻记者也因此走近了已经57岁的"南极人"崔鹏惠,听他讲述了自己11次出征南极的传奇故事。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崔鹏惠有着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肤,说话声音响亮,一副西北汉子的形象。崔鹏惠出生于1960年,刚接触南极时,就已接近不惑之年。说起自己的南极生涯,崔鹏惠笑称自己是"半路出家"。如今,11次的远征南极,20年的南极职业生涯,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职业南极人,创下了中国人进南极内陆10次的记录。"我11次去南极,其中10次作为机械师进内陆、1次担任中山站越冬站长,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为科考探路的经历。" 1998年的秋天,崔鹏惠的人生第一次与"南极"相遇。他所在的青海工程机械厂生产的推土机即将被运往南极,单位需要派出技术工人随行。"当时也不懂啥是极地考察,单位派我去做机械师,我就去了。坐了近一个月的船,才到了南极。第一次坐这么久的船,海上风浪又大,一直晕船,太难受了!不过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船上吃喝完全不受影响。船上生活很丰富,中途会停下来补给一次。"1998年的南极之行,崔鹏惠跟着一个10人的团队,开着雪地车在冰天雪地里走了1106公里,沿路留下500多个由竹竿和金属罐组成的标志杆,为南极科考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安全路径,实现了当时中国南极科考史上一大突破。 "第一次去完南极回国之后,我就想着那里实在是太苦太累了,我再也不去了。可是到了2004年,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电话,我不好意思拒绝,就第二次去了南极。后来很自然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我就这样和南极结下了不解之缘。"2008年,崔鹏惠离开工作了30年的原单位,正式加入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至今。"我还参与了昆仑站和泰山站的选址、建站,我觉得既骄傲又满足!"说起自己的南极科考经历,崔鹏惠很是自豪。崔鹏惠今年57岁,身边南极科考队员的年纪横跨了60、70、80、90四个年代,每次登陆南极,一待少则5个月,多则1年半。今年11月,他即将第12次远征南极,在之前的11次南极行中,崔鹏惠用极致浪漫的情怀,带领着队员在南极越冬、度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科考任务。"在南极考察,科考队员所处的环境还是比较艰苦的,所以对身体和心理要求都很高。"崔鹏惠和紫牛新闻记者分享了科考队员们在南极的日常工作和所见所闻。"我们所在的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地区,靠海,有两个小湖,相对来说比较温和,地势比较平坦,适合开展考察活动,同时也向泰山站和昆仑站输送物资,可以说是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大本营。我们站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都是比较忙碌的。在南极科考,基本每天都要进行取样、观测,这些都是按时进行的。后勤保障队员同样如此,要有人值守,同时要和国内保持沟通联系。" 崔鹏惠告诉记者:"南极特别寒冷,最低气温有零下40℃,对队员的身体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所以选拔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医生。在南极突发疾病不可避免,比如阑尾炎、骨折等,这个时候医生就显得尤其重要,要能很快地处理这种突发的伤情。除了冷了一点,我们在南极的伙食还不错奇迹Mu开服一条龙服务,我们的厨师也是经过层层挑选,什么口味的菜都会做,负责队员们的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国内带过去的,刚开始还有点新鲜蔬菜,后面就没有了,就以速冻食品为主了。" 在极寒气候下的南极,到处冰天雪地,人会感到孤独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崔鹏惠说:"我们最在意的还是队员们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由恶劣气候带来的生活不便,更多的是思乡之苦,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南极考察的主力军,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常年在南极工作,家里的事情就顾不到,不能忠孝两全。有的同事没能赶上见亲人最后一面,也有年轻的同事不能守在妻子身边看孩子出生,只能通过电话和家里人交流,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的疏导。" 采访中,崔鹏惠不止一次表示,20年来,队员们的装备、科考的设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折射出"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南极科考站的硬件条件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以前的衣服很厚重,现在穿的已经十分轻薄,但是保暖效果很好。我们的南极站点的物资装备和很多国家相比,都是遥遥领先。"说到这里,崔鹏惠一脸自豪。 "我们在南极考察时,度夏和越冬是有时间划分的。中山站的夏天只有11月至来年1月,其他时间都是冬天。"崔鹏惠向记者介绍。"我们到那里的时候,一般都是11月底,就会遇上极昼,全是白天。第一次去的人会比较兴奋,但是时间久了天龙开服一条龙服务,该休息还是得休息,老队员基本上都习惯了。按照北京时间,中山时间晚了三个小时。整个越冬期间,最困难的是极夜期间,太阳升不起来,一直都是黑夜。队员们还要出去科考观测,只能两个人一组,拿着手电,带着对讲机,有时还会遇到暴风雪。所以极夜期间出行的要求十分严格,都是在站区附近活动,而且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到时候就回到站里来。" 崔鹏惠向记者展示了几张他在南极现场工作的照片,都是全副武装,还戴着墨镜。他说:"南极内陆紫外线非常强烈,很容易就被晒伤了,还得戴着墨镜,不然雪面反光干起活来也不方便。南极的气候变化很快,天气不好,就无法室外作业,风会很大,还经常遇到暴风雪天气,而最危险的就是遇到冰裂隙了。我在南极内陆的时候遇到过,车子没办法通行,下车看过去,里面伸手不见五指,黑洞洞的,一眼望不到底,很吓人。后来车子只能绕过去。听老队员说,冰裂隙车子都能掉下去,更何况是人,掉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南极还是很值得去的,那里有着最原始的地貌。有企鹅、冰山、海豹,每到一处,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风景,冰天雪地,给人一种很纯净的感觉,非常漂亮。真的很难想象,世界上有这么洁净的地方。"南极也激发了崔鹏惠对摄影的兴趣,他向紫牛新闻记者展示了他在南极拍摄的许多绝美的照片,有在科考站周围悠闲散步的企鹅妈妈和小企鹅;有太阳风暴抵达时,美丽的极光;也有飞机降落在冰天雪地的瞬间。 "中山站附近企鹅很多,也是看季节的,站区附近有它们的栖息地,一般我们队员是不允许去打扰它们的,只有有科考项目的人员才能靠近。企鹅们很胆小,所以只能远远地观察,不允许惊吓,也不允许喂东西。它们受到惊吓的话,会逃跑,会在冰上滑向远方。不过也有见惯了人类和各种设备的企鹅们,它们已经不好奇了,不会因为听到一点点声响就躲避,和人类相处得已经十分融洽。我们非常尊重当地的生态,根据国际规定,南极的任何东西都是受到保护的,平时我们都是在站区附近活动,科考的项目也都是提前在国内安排好的路线,不允许到了现场乱跑。天好的时候,我们的队员们会去冰山群里转一转,就当出去旅游了。在光照下,冰山的颜色都不一样,有蓝色的,还有黑色的。"崔鹏惠向记者描述。 "南极还有炫美的极光,极光的变化非常快,就像行云流水,还有各种绚丽的色彩。我们不断地在探索和建设这片土地,我未来想做的就是,把在南极看到的学到的,普及给更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地球上最后这片净土的原始力量,也希望大家更好地保护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世界。"今年11月,崔鹏惠又要开始他新的南极征程了。 C 冷。非常冷,羽绒服是必备。过去的衣服很重,现在的已经很轻便了,但是保暖效果很好。 C 只有夏天冬天,没有春天和秋天。每年的11月至来年1月是夏季,剩下的就是漫长的冬季。 C 平时我们可以打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台球,还会和周边俄罗斯、印度国家科考站的队员们互动。 C 去南极内陆考察的话,基本不具备洗澡的条件。虽然说南极不缺水,但是都要用电去化雪,速度很慢,所以不太可能洗澡奇迹Mu开服一条龙服务。 C 这些年,我最对不住老伴儿和女儿,尤其是没有陪伴女儿成长。但是未来,我的生命主题依旧会围绕南极。全新刺客职业全新体验火焰纹章英雄缚锁迷宫五关打法和